伊周︱以色列频频搞事,中东局势动荡不安


1

伊核协议迎来关键时刻

当地时间4月6日,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联合委员会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就重启伊核协议问题举行了线下的“建设性”会谈,各方同意成立工作组,讨论美国可能解除的制裁,以及重启伊核协议后伊朗可能受到的核限制问题


▲维也纳会议第一轮对话在4月6日举行。


因伊朗拒绝与美方直接对话,美方代表并没有出席会议与伊朗直接交谈,而是由欧盟代表作为调解人,通过“穿梭外交”的方式沟通美国和伊朗方面的意见


会后,各方均认为此次会议有建设性,并同意进行专家级别磋商。4月9日伊核协议联合委员会第二轮会议召开,本次会议主要是听取两个专家组对核问题和解除制裁等议题的商议报告


伊朗副外长阿拉格奇在9日会议上再次重申伊朗的立场:美国应解除所有对伊朗的制裁。


本轮会议中,虽然美方代表表示美国准备取消针对伊朗的与伊朗核协议“不一致”的制裁,但事实上这一“保证”并没有改变美国原本的立场,伊方也绝不松口,因此本轮会议并没有取得实际进展。于是各方决定于4月14日继续举行会谈,进行深入的技术磋商,并讨论相关方为了解除制裁和重新履约过程中应采取的行动清单


▲俄罗斯常驻维也纳国际组织代表米哈伊尔·乌里扬诺夫


4月9日,俄罗斯常驻维也纳国际组织代表米哈伊尔·乌里扬诺夫在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各方代表有望在5月底前达成一项协议,但这并不意味着伊核协议届时会重新得到全面履行,“美国解除制裁需要时间,伊朗恢复履行伊核协议全部义务或许需要更多时间”。


而从美国国务院一名高级官员透露的口风来看,本次会谈阻力不小,美伊关系恐“将陷入僵局”。这名官员表示,如果伊方继续坚持要求美国解除全部制裁,本次会谈可能不能取得良好的成果,因为在他看来,特朗普政府施加的一些制裁是“正当的”,美国不可能解除对伊朗的全部制裁。


美伊关系将何去何从?我们拭目以待!

2

伊朗军方货轮被以色列袭击


当地时间4月6日,伊朗一艘名为“萨维兹”号(Saviz)的货船在红海海域遭到以色列的附着式鱼雷袭击。据悉,该货轮隶属于伊朗军方,常年驻扎红海,负责观察和支援伊朗军舰


事后,一位匿名的美国官员告诉《纽约时报》,袭击发动前以色列方面已报告过美国,同时以色列方面表示,这次袭击是“对早些时候伊朗袭击以色列船只的报复”。



有意思的是,为了让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号更加远离袭击现场,以色列特意延后袭击伊朗船只的时间。对此,美国五角大楼发言人麦克纳尔蒂发表评论回复说:“我们注意到媒体对‘萨维兹’号在红海发生的事件的报道。我们可以确认此次事件中没有美军参与。我们没有更多的信息可以提供。”


有分析人士称,以色列在维也纳会谈之际袭击伊朗船只,并试图将美国“拉下水”,是为了阻止美国重返伊核协议



随后,在当地时间4月8日凌晨,以色列对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再次发起了空袭,有4名叙利亚士兵受伤,并有疑似伊朗武器库的设施被炸毁


此次空袭,以色列依旧表示是为了试图阻止伊朗在中东地区扩张势力,企图把叙利亚变成“对抗以色列的前沿阵地”。但叙利亚与伊朗已经多次“否认”伊朗在叙利亚有驻军,并欢迎相关方来查,但以色列依旧固执己见,假装听不见。以色列的激进行为,很可能会加剧中东局势的不稳定,美伊冲突也可能加剧,毕竟谁都知道以色列是美国的小弟

3

时隔44年!韩国总理访问伊朗

▲伊朗第一副总统贾汉吉里举行仪式欢迎韩国总理丁世均访伊。


当地时间4月11日下午抵达伊朗首都德黑兰,届时丁世均将会见伊方高层,共同讨论双边合作、伊朗资金在韩被冻结等事宜。


据韩媒报道,丁世均此次访伊的目的更偏向于经济方面,尤其是与伊朗于9日释放的韩国油轮有关。


▲韩国被扣押油轮的船长和船员们的健康状况良好,油轮装载的货物及船舶各项情况均无异常。


据韩国外交部4月9日通报,经过多轮协调沟通,今年1月被伊朗方面扣押的“韩国化学”号油轮及其船长已被释放,该船已于当地时间6时许办理完行政手续,顺利离开伊朗港口。


虽然在双方发表的声明中均未提及被冻结的伊朗在韩资产,但据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伊朗官员称,因韩国承诺帮助解冻资产伊方才释放该船只

4

伊朗爆发第四波疫情


当地时间4月10日,为遏制该国第四波新冠疫情的蔓延,伊朗政府宣布即日起对该国23个省份实施为期10天的封锁,学校、剧院和体育馆等公共设施将被关闭。并且从4月13日的斋月开始,宗教集会活动也将被禁止,伊朗将进入“封锁”状态。


4月11日,伊朗道路与城市发展部部长伊斯拉米宣布,对39个国家实行旅行限制措施。其中与土耳其之间的航班虽然正常运行,但禁止组团旅行。



过去一周,伊朗日均新增新冠感染人数超过2万人,累计确诊病例已超200万例,自伊朗新年以来,死亡人数不断攀升,种种迹象表明伊朗第四波疫情已经全面爆发


对此,伊朗总统鲁哈尼将新冠感染病例激增归咎于经由伊拉克进入伊朗的英国新冠变异病毒。但伊朗民众不听政府禁令,不带口罩频繁旅行、聚会导致疫情传播加速是更主要的原因。



同时,伊朗的全国接种计划进展并不理想。这是因为受到美国制裁的原因,伊朗的疫苗进口数量远远达不到伊朗所需,而伊朗自主研究生产的疫苗也未顺利面市,种种原因导致接种计划无法顺利进行。


第四轮疫情爆发的当下,所有在伊华人朋友们应自身做好防护,减少出门,保护好自己!

5

伊朗启动新的铀浓缩离心机一天后遭袭击


当地时间4月10日,伊朗公布了133项核技术领域重要成就,同时总统鲁哈尼下令启动伊朗纳坦兹核设施内的164台IR-6型离心机,开始生产浓缩铀。


鲁哈尼表示,IR-6型离心机生产浓缩铀的效率是第一代IR-1型的10倍,但伊朗的核活动是“和平”属性。伊朗此举似乎是在“威胁”美国,想要“逼迫”其尽快返回伊核协议


▲伊朗原子能组织发言人卡迈勒万迪表示,4月11日上午伊朗纳坦兹核设施基地内部的部分供电系统出现故障。事故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或污染。


但就在11日凌晨,才启用了一天新型离心机的伊朗纳坦兹核设施就发生了“停电事故”。据悉,此次事故是由蓄意爆炸袭击造成的,爆炸对纳坦兹核设施的内部电源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至少要花9个月的时间才能恢复生产


伊朗官方称是遭到“核恐怖主义”的袭击,伊朗将对此进行报复。



与此同时,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在11日抵达以色列,对以色列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届时双方将着重讨论伊朗核问题、叙利亚局势等,还包括讨论美国向以色列提供武器的问题。


在这个节骨眼上,奥斯汀访问伊朗“世仇”以色列不得不让人多想。而以色列反对美国试图重返伊核协议的举动越来越激烈,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宣称不论美国与伊朗签署协议与否,以色列都将会捍卫自己国家的安全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


4月11日晚,以色列媒体报道称,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疑似参与了对伊朗核设施的网络攻击。以媒此举实锤了以色列是幕后黑手。


近期,以色列频频攻击伊朗,皆是为了阻止美国与伊朗“和解”。对此,扎里夫在发表的声明中说,如今的纳坦兹核设施“比以前更强大”,他补充说:“如果敌人希望削弱我们在核谈判中的立场,那么这种胆怯的行为只会适得其反,加强我们在谈判中的态度。”


中东局势也因以色列这根“搅屎棍”弄得愈发动荡不安,而其目的也有达成的可能。美国是不会放弃中东这块肥肉,指哪打哪的以色列更是其称霸中东的好武器,美国也不会轻易与之“撕破脸皮”,所以维也纳会谈阻力重重,有很大可能会不了了之。


消息来源于环球网、伊通社

图片来源于网络


阅读推荐


点击阅读

伊朗斋月将至,外贸人们请注意!

点击阅读

第四波新冠疫情爆发!伊朗再度实行“封城”

点击阅读

如何与伊朗人打交道?看完这篇文章就够了!

点击阅读

伊朗结汇新通道出现!


华伊控股            伊周︱以色列频频搞事,中东局势动荡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