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周︱伊核协议联合委员会会谈取得重大进展!



1

俄罗斯外长访伊,谴责任何破坏谈判的企图

当地时间2021年4月13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访问伊朗,就包括伊核问题在内的多个热点问题同伊朗总统鲁哈尼、外长扎里夫等举行了会晤,并在多个问题上达成了高度共识,在国防和军事等多个领域达成合作。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与伊朗总统鲁哈尼、伊朗外长扎里夫在德黑兰举行会谈。


会谈后,拉夫罗夫与伊朗外长扎里夫共同出席了联合记者会。记者会上,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强烈谴责了11日发生的伊朗纳坦兹核设施被袭击事件。同时,拉夫罗夫还表示,俄罗斯方面对欧盟追加对伊朗制裁表示惊讶。他指出,欧盟在维也纳会谈期间对伊朗实施制裁是不可接受的莫斯科谴责任何破坏伊核协议谈判的企图


对于拉夫罗夫的表态,扎里夫表示非常感谢,同时他也指出挽救伊核协议的时间已不多了,希望欧盟能依据常识行事。



最后,双方共同呼吁美国尽快解除对伊朗制裁,以使美伊恢复履行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

2

维也纳伊核协议会谈波澜丛生


原定于14日进行的新一轮维也纳伊朗核协议会谈意外延期至15日,据说原因是欧盟代表团的一名成员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但舆论认为,造成这次会谈延期的是会谈前夕发生的一系列“摩擦”。


先是11日,伊朗纳坦兹核设施发生爆炸导致停电事故,以色列被指控为幕后黑手;12日,伊朗外长扎里夫致信联合国称伊朗核设施被袭击是“核恐怖主义”行径,并扬言要报复以色列;同样是12日,欧盟突然发难,宣布延长对伊朗制裁期限并以“人权”为由对追加制裁伊朗高官;13日,在这敏感时刻,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访问伊朗,声明在“抗美”问题上,俄罗斯与伊朗的立场高度一致,并严厉谴责任何破坏维也纳会谈的企图……


对这一系列针对伊朗的破坏行为,虽然美国方面宣称“美国并没有参与……”,但国际舆论表示:并不相信!


▲4月14日,伊朗正式宣布将在纳坦兹核设施使用IR-6型离心机提纯60%丰度的浓缩铀。


为了促成本次会谈得出一个结果,伊朗并没有“撂挑子”退出维也纳会谈,但伊朗也不是任人欺负的,于是维也纳会谈伊朗代表阿拉格希在13日晚宣布,从14日起伊朗将把浓缩铀丰度提升至60%,并在纳坦兹核设施内增加1000台离心机。此时,在伊朗核设施被袭击时秉持“沉默是金”的德法英三国突然跳出表示“重大关切”,并呼吁伊朗不要使事态进一步复杂化。



经此一事,伊朗的态度也更加强硬。当地时间14日,伊朗总统鲁哈尼在内阁会议上表示,伊朗愿意重回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谈判,但届时伊朗将“按照自己的逻辑”进行谈判同时,鲁哈尼强调欧美没有资格指责伊朗!


4月15日,伊核协议联合委员会新一轮政治总司长级会议“如期”举行,各方代表将继续讨论美伊恢复履约问题。



但新一轮会谈还未取得进展,伊朗原本预计于下周才能得到的60%丰度的浓缩铀却已经生产出来了。16日,伊朗议长卡利巴夫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伊朗已于当天早些时候生产出丰度为60%的浓缩铀。随后的17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确认,伊朗确实已经在纳坦兹核设施开始生产丰度为60%的浓缩铀。


伊朗的这些应对措施,不仅是为了“回应”以色列和欧盟,增加谈判筹码,更多的是想要推进议会的进程,尽快达成与美国的和解,因为不仅留给美国的时间不多了,留给伊朗现任政府的时间也不多了。


伊朗6月大选即将来临,竞选活动、谈判成员的变更等都会让解决伊核协议相关争端变得充满不确定性。现任总统鲁哈尼将卸任,为了助其所属的改革派铺路,鲁哈尼政府想在任期的最后时间里解决与美国的争端。而美国则是想要从中东抽身集中精力“对付”当前美国认定的“最严峻”“最全面”的战略竞争对手,即中国和俄罗斯。双方急切的心态让与会各方普遍认为必须在5月底前达成共识。此前,奥地利外交部长沙伦伯格表示,维也纳会议可能是拯救伊核协议的最后一次外交尝试,留给磋商的时间非常紧迫。



伊朗维也纳会谈代表、伊朗外交部副部长阿拉格希在17日新一轮会晤结束后宣布,维也纳会谈进入“文本磋商阶段”,伊朗与参会代表团展开“良好讨论”,且伊方已经把其就核问题和解除制裁两大方面拟的草案提交伊核协议联合委员会了,该草案将作为后续讨论的基本框架。同时他还表示,目前各方已经就部分问题达成共识,但还存在一些关键分歧需要在接下来的会谈中进行磋商


对于新一轮会谈的结果,中方表示对联委会工作重新回到正轨并在这两天所开展的建设性工作感到鼓舞。俄罗斯常驻维也纳国际组织代表米哈伊尔·乌里扬诺夫也表示,与会者对迄今取得的进展满意,将继续谈判,以期尽快圆满完成这一进程。


由此可见各方对于通过此次会谈促成伊核问题解决的决心。但一直试图破坏本次会谈的以色列不可能任由美伊缓解关系,而伊朗国内的强硬派也不愿意看到鲁哈尼背后的改革派取得重大外交成果,所以维也纳伊核协议会谈恐怕还会“波澜再生”。

3

伊朗确认纳坦兹事故肇事者


当地时间4月17日,伊朗情报部门已经确认了纳坦兹核设施供电系统事故的肇事者,该肇事者名为雷扎·卡里米,在事故发生的“数小时前”就已逃离伊朗。


目前,伊朗方面表示已请求国际刑事警察组织协助抓捕,并将采取“必要行动”通过合法渠道将其遣返回伊朗。但国际刑警组织面向公众的数据库目前尚无法查到这一通缉令,且国际刑警组织拒绝就此发表评论。

4

伊朗发生5.9级地震,无中国公民伤亡


当地时间18日中午11时11分,伊朗西南部布什尔省的港口城市加纳韦发生5.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此次地震已致5人受伤,经中国驻伊朗大使馆了解,没有中国公民伤亡报告。


伊朗是地震多发区,中国驻伊朗大使馆再次提醒在伊中国公民和企业注意防范地震灾害,密切关注地震预报信息,保持通讯设备畅通,做好应急准备。如遇地震,应保持镇静,就地避震。如遇重大紧急情况,应及时与中国驻伊朗大使馆联系。

5

伊朗建军节展示新导弹防御系统


4月18日是伊朗的建军节,当天伊朗多个军队驻地举行了阅兵式,展示新型武器装备以庆祝建军节。


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本年度的建军节庆祝活动改为车队游行的方式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且参加今年建军节阅兵式的均为装备方队,没有徒步方队。无人机、装甲车辆、电子战设备、国产导弹等装备在首都德黑兰的阅兵式上亮相。


最重要的是,伊朗军队当天展示了包括“达马万德”防空导弹系统在内的3种新型导弹防御系统,这些系统可以摧毁包括巡航导弹在内的各类低空飞行目标。


消息来源于环球网、伊通社、央视新闻、央视军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阅读推荐


点击阅读

伊朗海关难题究竟谁能解决?

点击阅读

伊朗:绝不妥协!

点击阅读

伊朗疫情加剧!德黑兰恐将“封城”

点击阅读

伊朗结汇新通道出现!


华伊控股            伊周︱伊核协议联合委员会会谈取得重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