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以色列货船遇袭事件,各方都有嫌疑!

3月1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赛义德·哈蒂布扎德回应了关于袭击以色列货船的指控,称:“来自以色列的指控是毫无根据的......以色列政权是造成局势动荡的根本原因”。

 

他强调,波斯湾和阿曼海是伊朗重要的安全区域,伊朗不会在该区域内发动恐怖袭击。他认为以色列总理对伊朗患有“恐惧症”,想要错误地把袭击的责任归咎于他国,以便他解决以色列的内部问题。

 

同时,他还声称,伊朗正密切监视以色列在其周边地区的活动,并警告说:“若伊朗被继续诬陷为造成紧张局势的元凶,那么伊朗将介入处理这次事件。”

 

(以色列货船遇袭地点)


货船袭击事件发生在2月25日。以色列的MV Helios Ray是一艘运输汽车的货船,它在25日夜里途径阿曼海海域时发生爆炸。美国国防部官员称,船体两侧被炸出了几个大洞。

 

2月27日以色列国防部长指出,伊朗应为货船遇袭一事承担责任,指责此事是伊朗所为

 

至今,此事的真相尚无定论。针对当前中东的政治局势,我们可以对事件的全貌进行如下猜测


猜测一:伊朗为报复而向美国施压


作为以色列的盟友,美国一直介入中东局势,扩大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影响力,争夺军事霸权地位。这段时间里,美国与以色列关系密切。从此前美国帮助以色列开发“箭4”反导弹系统可以看出,美国正在借以色列的地理优势扩大自身在中东的军事影响力。这给伊朗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核协问题上,伊朗多次敦促无果,美国迟迟不肯重返协议,也没有停止对伊朗的制裁

 

在货船遇袭的同一天里,拜登发动了对叙利亚的空袭,轰炸了叙利亚境内伊朗所支持的组织。这意味着美国自特朗普时期以来“伊朗政策”的彻底扭转,美国对付伊朗的重心不再放到外交与经济上,而是放在了直接的军事打击上。这一举措强化了美国对伊朗的直接威胁。

 

(美国轰炸叙利亚)


在这些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伊朗为报复美国而袭击以色列货船便顺理成章。通过这次袭击,伊朗向美国和以色列传递了威胁的信号,警告两国别再“玩火”,否则伊朗将以牙还牙



猜测二:以色列为诬陷伊朗自导自演


就目前而言,尚未有直接证据能够表明货船的袭击者是伊朗,这只是以色列单方面的说辞。从可能性来看,以色列并非没有自导自演的嫌疑。

 

(遭袭货船上的破洞)


鉴于美国在伊核协议的谈判上逐渐趋向妥协,以色列站在自身立场上当然不希望美国撤销对伊朗的制裁。它通过这场自导自演的“袭击”,重新点燃了紧张的政治局势,并把一切的矛头指向伊朗。随着以伊矛盾的不断升级,美国为了自身利益,也毫无疑问会站在以色列一方,帮助其对抗伊朗。这样一来,以色列将持续获得美国的支持,进一步削弱伊朗的势力。

 

除此以外,这场自导自演的戏也有可能是美国与以色列共同参与的,为的是借机向伊朗施压,以此借口进行军事行动。



猜测三:袭击来自他国


若袭击的发动者并非为伊朗、以色列或美国的其中一方,那么它就可能是其它国家。

 

(沙特王储萨勒曼遭暗杀指控)


从动机上分析,沙特有发动袭击的嫌疑。近日,拜登政府就此前记者卡舒吉被杀一事向沙特施压,声称沙特王储小萨勒曼暗杀了卡舒吉,并宣布对76名沙特人实施制裁和签证禁令。当时,沙特王室受到国家社会的强烈谴责,在特朗普的帮助下,沙特王室度过了危机。可如今拜登却重新“翻案”,向自己的盟友施压,这意味着美国新政府对中东战略的改变。这一改变将对日后中东局势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沙特为了使局势向有利于自己的一方倾斜,必定会有所作为,而袭击以色列货船正是为自己争取有利局势的行动。一方面,袭击货船可以挑起以伊之间的矛盾,使美国被迫介入两国的纷争,转移美国对沙特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若以色列与伊朗的矛盾升级,支持以色列的美国必定会寻求盟友共同对抗伊朗,与美国合作符合沙特的长期利益。

 

(也门战事升级)


再从其它可能性分析,货船遇袭可能是“误伤”。近日也门战火升级,各方高度警惕,对在夜间行驶且暂时无法确认身份的船只进行“试探性”打击是完全有可能的。以色列货船可能被别国军方当作目标遭到“误伤”

 

当然,也不能排除以色列和美国故意把自然意外或他国“误伤”包装成袭击进而诬陷伊朗的嫌疑。



袭击事件的真相至今仍扑朔迷离,事件的进展需等待各方的继续回应与新证据的发现。


 图片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华伊控股            深度分析│以色列货船遇袭事件,各方都有嫌疑!